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廖金精

風水地理教學      廖瑀,字伯禹,生於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天福八年(西元943年),祖父為廖鑾,父為廖三傳。


       廖瑀曾入山學道,長居甯都翠微峰金精洞,自號“金精山人”,後世稱其為“廖金精”。相傳他年方十五,已精通四書五經,又稱其為“廖五經”。

      唐末,天下離亂,科舉不繼。因其父廖三傳擅長堪輿,廖瑀自幼耳濡目染,因此轉而研究堪輿之術。後來又得到楊救貧所傳《青囊秘笈》,演著《懷玉經》、《俯察本源歌》等著作並傳於後世。

      廖瑀的祖父廖鑾官至刺史,曾請楊救貧到故里黃陂,請教堪輿之術,黃陂至今尚保存一座“花門樓”古建築。千百年來,中壩廖氏家族的婚喪隊伍必定從此門經過。

      相傳修建此門樓時,廖瑀向楊救貧請教,楊救貧問:“你打算建在何處?”廖瑀沒有立即回答,站在自己認定的地方不動,楊救貧又問:“子午線在何處?”廖瑀用一枚繡花針插在腳下的地上。楊救貧掘開土一看,繡花針正好插在楊救貧事先埋藏在土中的一枚銅錢的方孔中。楊救貧大笑說:“可喜可賀,你真有能耐,找到了生龍口,建起門樓後,廖氏必當盛旺發達、裔遍江南。”

       楊筠松即楊救貧。名益,字叔茂,號筠松,竇州人。唐僖宗朝國師,官至金紫光祿大夫,掌靈臺地理事。黃巢起義軍攻破京城後,楊救貧剪斷頭髮,潛入昆侖山,尋找龍脈,路經寧都,以地理術名傳於世。
  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中山壩。為追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,後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笈。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對聯“竹杖青奇萬裏河山歸杖下;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”就暗寓了這個故事。廖瑀著有《懷玉經》、《俯察本源歌》、《一盞燈》等著作傳世。

     廖禹,字蕘純,或雲字萬邦。甯都人,隱金精山,號金精山人。作《穴法》、《泄天機》及《鼇極金精》。

     風水村就是江西省興國縣的三僚村,在縣城東南約 64 公里處。現有人口 4600 餘人,主要為曾、廖兩姓。從唐朝末年風水大師楊救貧定居三僚授徒傳業開始,三僚產生了許多風水先生,踏勘風水的足跡上至皇家陵園,下至平民宅第,形成了風水學說的形勢一派,在江西、廣東、福建乃至東南亞一帶具有廣泛影響,在潮汕一帶猶負盛名
     宋朝以來,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,其中出名的地師有宋朝廖月山、廖子安、元朝的廖國玉、明朝的廖炳章、廖勝概、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,在當地留下大量的建築風水,三僚人稱之為“七廖下潮汕”,至今在三僚仍然有“不到潮汕不出師”的說法。隨著潮汕人不斷拓展海外的生存空間,三僚的風水聲名遠播港臺和東南亞一帶。當然,最為三僚人感到驕傲的,應屬明朝廖均卿等三僚地師勘擇明十三陵。

     三僚人先後有數十人奉詔供職於欽天監衙門,專司皇家風水職事。三僚廖氏在明清時期擔任過欽天監職務的有:
     欽天監國師:廖金精、廖興、廖均卿、廖旺隆、廖文政。

     欽天監博士:廖景庵、廖必旺、廖用成、廖歧山、廖紹定、廖覺先、廖炳、廖紹寵等。

     曾氏擔任過欽天監職司的有:曾從政、曾邦旻、曾鶴賓、曾永章、曾國瑞等。即便如此,在地師們世代居住的三僚村,也留下了他們許許多多的風水實踐傑作。

     三僚人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外看風水,風水堪輿文化的繁盛與楊救貧是分不開的。在廣大的客家地區,楊救貧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,然而史書多語焉不詳。

     謝世南,與甯都黃陂楊依謝氏同宗同源,《珍溪東山謝氏族譜》上有詳細記載。其曾祖父為謝韓複,祖父為謝二郎,父為謝漢儒。謝漢儒,名祿,妻子吳氏,兒子謝世南,孫子謝永錫。其家世居寧都城西。

      謝世南,名儀,是個有名的堪輿家。傳說其岳父廖瑀,著有《懷玉經》,一直藏在衣裳裏層,立誓不輕易洩露。但是,一日廖瑀去女兒家做客,他女兒廖氏為他洗衣時將書偷出來抄錄了一本,謝世南因得到了岳父的秘術,一時名聲雀起。逝世後,侍郎廖彥為他擬墓碑銘文,書法家米芾書寫,見者歎為二絕。

      因得到岳父廖瑀的《懷玉經》之秘,宋真宗祥符年間,謝世南奏請只要更改城門,就將誕生太子,應驗後皇帝非常高興,就以第六公主匹配其子謝永錫,他也得贈武功郎。

      謝永錫,名樂,字武佾,精通周易,兼習父術,以堪輿地理之術交遊諸公卿,匹配宋真宗第六女南陽公主後,在皇宮祿享有年,省親同歸故鄉,因過一山嶺時道路狹窄,難容車馬行走,即以錦裙遮擋,隨行官軍而下車步行,此嶺遺名“裙隔嶺”,至今尚存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