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羅洪先

沈平山 紫微斗數教學要無煩惱要無憂,本分隨緣莫強求;


無益語言休著口,非干己事少當頭。 -明‧羅洪先


羅洪先
     紫微斗數 ,相傳唐朝末年,由道家陳希夷所創,另有說是八仙呂純陽發明的,眾說紛紜,但在明世宗嘉靖年間,「紫微斗數全書」,羅洪先狀元自陳道人法嗣第十八代弟子手中得寶;重新編撰,付梓問世廣為流傳。 羅洪先編撰本書的動機,係因榮祿晦霨的境遇, 讓他對命運產生了探討興趣 ,也由紫微斗數找到天命定數。

      羅洪先,字達夫,號念庵。明朝江西吉水縣盤古鎮黃澄溪人,後因羅氏在該地逐漸沒落而廢棄,遷到泥田 。羅洪先是(1504-1564)明代道教學者。父親羅循,字遵善,考試時,遺失衣服。同寢室的室友幫他找到偷竊的人,他們探察對方行囊,拿出衣服給羅循看。羅循委婉說:“東西有時相類似,我那些室友們喝醉酒亂說話!” ,羅循在那一年考取進士,官居副使。

     羅循到了壯年,還沒有兒子。一天路過一座寺院,看見停放七口棺材沒有下葬。他把自己的官俸捐出來,叫和尚把那些棺材埋了。晚上夢見神人,賜給他一個童兒。於是夫人 生下了兒子羅洪先。他替孩子取號為念庵,就是一念之善的意思。 有說羅洪先能夠考上狀元,都是他父親做了很多陰德。

     羅洪先, 從小仰慕理學家王守仁,15歲讀了王守仁的《傳習錄》,欲往受業,後因父親阻攔未成行。
     明嘉靖八年,羅洪先殿試得了第一名狀元,授翰林院修撰,次年告歸。

     嘉靖十一年(1532年),任經筵講書官,父母相繼過世,回家奔喪。

     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召拜春坊左贊善。次年冬,與司諫唐順之、校書趙時春請來歲元日皇太子出禦文華殿, 受百官朝拜,在嚴嵩擅權的年代,羅洪先因立太子之事忤逆了皇帝,被黜為平民,政治受到排擠,只好辭官回鄉研究學問, 此後不再出仕。

     羅洪先罷歸後,飽覽三教書,推尊道教,寄居方外。初學李夢陽,繼從唐順之等講磨,辟居石蓮洞、作正學堂,讀書其間。有《念庵集》二十二卷及《冬遊記》一卷,並輯《皇經集注》十卷。成為著名的理學家。與錢德洪、王畿、鄒守益相交甚厚,是江右王門的中堅人物。

     嘉靖四十三年(1564年)卒,年六十一。 隆慶元年(1567年),贈光祿寺少卿,諡文恭。

     吉水縣西大門的阜田鎮,有一處文化底蘊豐厚,冬暖夏涼、精巧別致且具“仙氣”的自然人文景觀之地——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、堪輿學家羅洪先曾在此廣收門徒開壇講學,並費時10年繪製了《廣輿圖》。該處怪石奇立、風景幽美,一片平坦之地上突起巨石,鳥瞰似青蓮擁翠,如盛開的朵朵睡蓮,當地人稱之為“石蓮洞”。內有石洞八、九處,且大小各異,形狀迥然,幽而不深,岩壁呈人物鳥獸諸狀、天然趣成,當地人稱之有“華山之險、廬山之美、九寨溝之幽、井岡山之秀”。

     前往石蓮洞探訪。一路上薄霧輕漫,田野碧綠,空氣清新沁人肺腑。到達吉水縣城阜田鎮。石蓮洞, 就在離阜田鎮7.5公里的萬華山腳下 。
     明嘉慶19年(西元1584年),一天,羅洪先與友人出遊,離家往西北行20餘裏,經阜田鎮的高坑、竹園來到石排山下,路上遇見一個孤獨的老和尚,便詢問其為何不帶小徒?老和尚說庵旁有一石洞,常有虎豹出入,把和尚都嚇跑了。羅洪先便請老和尚帶路,前去看石洞,三人經石縫而入,幾經迴旋後,見裏面空曠豁朗,不同凡響,上下四旁怪石嶙峋,荒草淒淒,遠離塵世紛擾。羅洪先覺得此地是一讀書的好地方,便雇人鋤草、砍伐荊棘,清除淤泥辟之為書院,名為“石蓮書院”,並繞院遍植松柏、竹梅,還在洞頂築就了講經台——既現在的“小蓬萊”,從此閉門謝客,廣收學徒,默坐一榻,三年足不出戶,培育了胡直、曾乾亨等一大批名人。

     由於道學精深,奇行異舉,當地老百姓視之為“得道仙人”,而他的書法,也帶了“仙氣”,廣受歡迎。

     石蓮洞座西北朝東南,屬典型的丹霞溶崖地貌,東西長150米,南北長140米,占地21000平方米,大洞(主洞)名曰“佛廬”,高11米,占地300平方米,可容百餘人休憩。岩上有“石蓮洞”3個模糊的大字。洞內岩壁紋形黝黑, 呈天然的人物和鳥獸狀。“佛廬”右後有一副洞,洞高8米,或若一廳堂,或若一廂房,洞頂嵌有鍾乳,倒垂如山川人物,花木鳥獸,以石擊之,發出“著著”聲響。再往後又是若干小洞,洞外有洞,縱橫交錯如迷宮,小洞內石鐘乳橫插倒豎,隨物賦形,惟妙惟肖,洞頂岩石鏤空如珊瑚島,犬牙交錯,罅隙透光,仿佛千萬縷金絲線從天而降,一派鬼斧神工之景。

     主洞的背面上方,有石桌、石墩、石床之物,石壁上刻有明代學者羅大弘懷念羅洪先的五絕詩。相傳這裏是羅洪先當年著書立說、休憩的地方,也完成了他的學說,費10年之功,殫精竭慮,增補元人朱思本《輿地圖》彙成《廣輿圖》一書,此書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,除第一幅為明代全國行政疆域總圖外,其他以省區為單位,一省一幅,共16幅,還有每個省的沿革、形勝、所轄範圍和計證田賦數字等。同時,還發明地圖比例尺,將地圖按精確的比例縮小成袖珍地圖,這種繪製地圖的比例尺一直沿用至今。

     傳說。羅洪先為了使地圖便於攜帶,苦思冥想如何把它繪成書本一樣大小。一天他看到夫人教女兒繡花,把一幅很大的月季花圖案縮小,繪成了一幅很小的花樣再繡到鞋面上,而且繡出的花樣形狀逼真,毫不走樣,只是大小不同而已,便問其夫人用什麼方法描花樣,夫人回答是“縮樣”。他又問縮多少,夫人說隨心所欲。羅洪先於是從中受到啟發,覺得繪製地圖也應該是這種“縮樣”的方法,按照地域的實際面積成倍地縮小,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、萬分之一,終於制定了繪圖比例尺。

     出了主洞,往左百余米,有一短垣小門,署名“虎豹關”,相傳羅洪先手書,筆力遒勁,是羅洪先當年驅趕虎豹之地。其後不遠的岩壁上,還有羅洪先手書“梅關”二字。《四月至洞見梅花》,詩曰:“春日初臨已豔陽,石門自啟入青蒼。莫言洞裏無供給,已因梅花到骨香。

     羅洪先到了石蓮洞後,專注研究地輿學,為了把地圖繪製得更為精確,他奔赴各地實地考察,即使數千里之外,也不怕艱苦,步行考察,踏遍了全國山川河流、名勝古跡,廣泛收集資料。

     在長沙嶽麓書院,他宣講的“良知良能”,餘音猶在;在山西晉祠,他留下的飄逸書法至今還為世人所稱道;游廬山訪白麓洞書院,他題在石碑上的詩篇被人藏如至寶;踏遍樂安縣的山水,為明代刑部郎中董燧題寫的“高廣正大”坊額, 至今清晰可辯;足跡來到宜春的銅鼓山、七重門、抱子石和大幽山等名勝。

      羅洪先最後到底魂歸何處?葬身哪里?依然無定論。有一種說法是,當他來到銅鼓後,有一天向大幽山走去,但見山中峰迴路轉,迷路不知去向,便問山裏砍柴的老翁,老翁以手一指,羅洪先便沿著所指方向走去,結果誤投了另一座大龍山。時天色已黑,羅洪先來到山中一道院向道長借宿,道長見其赤足長髯,貧困潦倒,不像香客, 就拒絕留宿。經羅洪先再三請求後才答應借宿一夜,但是把他安排在穀倉裏住。因疲勞過度,羅洪先把穀倉門一關, 便倒頭而睡,卻因此忘記了通風,第二天人們發現他被悶死在穀倉裏。後來就把其與穀倉一起,埋葬在銅鼓幽居鄉大梅村境內的大龍山上,如今足踹墓包,墓內會發出“咚咚”之聲。

      據吉水《羅氏通譜》上記載,羅洪先最後一代子孫是傳到第九代,在石蓮洞裏吃齋信佛,沒有再傳後人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