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

斗南龍虎堂--齎教.龍華派

沈平山傳奇        齋教,為台灣民間佛教信仰的重要流派,揉合儒家與道教思想,與出家僧的主流佛教略有差異。它是由在家修行者主持教儀,不出家,不剃髮,不穿僧衣,只有茹素拜佛,民眾習稱其修道者為菜姑、菜公,一般佛教出家僧則視其為「附佛外道」。




沈氏福建詔安祖-武德侯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↑曾經是台灣佛教總壇--雲林縣斗南鎮龍虎堂

        命理大師-沈平山的祖庭-雲林縣斗南鎮龍虎堂,就是齎教.龍華派的寺院,由祖父沈國珍創立,沈氏祠堂與龍虎堂供奉著沈氏祖先、臨水夫人陳靖姑、關聖帝君、釋迦牟尼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、目犍連尊者、龍華七祖祿位,共尊儒釋道三教信仰,當時沈國珍還為佛教龍華三會,編寫一駒布袋戲 "蕭寶童白蓮劍"劇情,給西螺拜把兄弟鍾任秀智搬演,宣揚佛教故事,轟動全台,至今依然讓地方鄉老津津樂道。

        齋教係由明、清時期的中國民間祕密宗教發源而來,如羅教等,於清代傳入臺灣,在台灣主要有龍華教、金幢教、先天教三個系統。
         日治時期統稱其為「齋教」,視為「在家佛教」,甚至納入禪宗臨濟宗一支,台灣光復後,大陸出家僧的佛教信仰成為主流,齋教隨時代逐漸式微。

          齋教中的龍華派,雖自稱佛教系統,其信仰譜系卻吸納伏羲、龍吉、神農、廣成子、黃帝、許由、唐堯、巢父、虞舜至燃燈佛,再六傳到釋迦牟尼佛,佛陀傳法給摩訶迦葉尊者,二十八傳而至達摩,達摩傳至禪宗六祖惠能,惠能傳予南嶽懷讓,至二十五祖為李頭陀,法脈改傳俗家,即為羅教初祖-羅祖。如此而成為羅教宣傳的正統根據。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 ………梁武帝普通八年。菩提達摩。航海達於廣州。南海太守蕭昂具奏以聞,迎至金陵。兩相問答武帝。惟以福德為功。不省妙明真諦。竟止少林面壁九年。北僧神光。久立雪中。斷臂安心。以道付焉。一花五葉。六代傳宗。六祖另通消息。法即流通。衣缽不傳。授法曹溪為止。以後教分南北。南嶽懷讓。馬祖道一百丈。懷海三派相繼。臨濟雲門。曹洞為仰法眼。五宗列分。皆是教外別傳之旨。明季正統閩之邵武陽。太初祖師重興末法。邵武光澤之三教山傳﹙江西雪居山﹚一花開九品。十地果周圓。正德年間。

       龍華派說法是禪宗傳給羅祖,與禪宗的歷史有極大的落差。關於羅祖生平有以下的記載︰

        …西來衣缽。傳至六祖。傳法不傳衣。至臨濟。傳俗。不傳僧。六祖至臨濟。二十五代。五百僧眾。並俗家。各來參法作偈。付俗家羅祖。

       羅因,為龍華初祖。法名普仁。號悟空。號真惠。山東萊州府即墨縣丹陽人。明正統壬戌七年十二月初一日子時降生。二十八歲入道。正德二年。五十二歲,成道苦悟一十三春。正德十五年,祖六十五歲,五部經書頒行天下,雲遊度眾,往霧靈山,住世八十五年。嘉靖丁亥年正月二十九日寂滅。

        羅祖初度山東。隱蹟桃花洞中。苦誤一十三載。身臥荊笆。楞木作枕參透本來面目。洞明不動真空。悲重慈深。親檢大藏題綱。挑成五部六冊經文。顯證萬法千宗奧旨。教敷。四眾道合三才。再轉括蒼縉雲。香山傳道。親行大小二乘正法。廣度二十八位化師。祇因人緣未至。三降慶元。姚祖幼失怙恃。長悟修持。通天徹地。入聖超凡。傳付最上一乘之妙法。續立三枝五派之心宗。論不空之真空。證無相之實相。一法流通。千枝萬葉。遍行天下。法普恒沙。萬法歸源。永留不朽矣。


     「羅祖」著有《五部六冊》,思想近於儒教、禪宗,活動較似净土宗、涅槃宗。羅祖滅度後,其子佛正不婚,其女佛廣(又稱機留女)不嫁, 在直隸管灣縣繼父志掌教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二祖為殷普能(殷繼南),或有稱其教門為「無極正派」、「殷門」者,其思想崇奉無生老母、彌勒佛等,以「三世末劫」信仰為核心。

       三祖姚普善(姚文宇),稱其承繼羅祖、殷普能而來,弟子眾多,發展為三支七派,流行於江西、浙江、江蘇一帶,學者稱為老官齋教。所謂三支,即左支、右支、中支;中支又分為七派。
       其中中支「普霄派」以湯普霄為四祖,湯氏於江西、福建傳教,所著《龍華科儀》、《湯公堂規》為後來龍華派的重要經典,台灣龍華派齋教即屬此支派。

        第十祖陳普月於福建福州福寧縣觀音埔創立「壹是堂」,被視為中國南方龍華派的本山。

       黃祖將真傳,授與吳十祖,再傳何十一祖。又傳袁十二祖,後雙傳徐、楊二氏為十三代祖師。是時大道,四方流佈。擇忠臣孝子、節婦烈女善人而引渡之。至咸同年間,真道始流入福建台島,但以上十三代祖師,皆係一脈真傳。因此道修身,由後天而轉先天也。

       清仁宗嘉慶14年(1809年)盧普耀於興化府仙游縣白角嶺創「漢陽堂」,稱為十五祖,曾派其弟盧普濤來臺處理教務,於台南弘法,招收本地教徒。盧氏返回唐山時,將本地教務交予弟子謝普爵(謝光勳)。台南當地教徒建立德善堂、德化堂等齋堂,龍華派漢陽堂一脈,遂於台灣本土紮根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另說,龍華宗,是依據佛說龍華三會的故事-引伸而來。

         農曆元月一日是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的聖誕,彌勒菩薩當初與釋迦牟尼佛修行,由於彼此發心不同,因此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,而彌勒菩薩現仍在兜率內院修菩薩道。彌勒菩薩是娑婆世界未來佛,曾蒙釋迦牟尼佛親為授記:當其壽四千盡時(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),將下生娑婆世界,於龍華樹下成佛,分三會說法,稱為「龍華三會」。

         龍華三會時,於昔時釋迦牟尼教法,未曾得道者,將以上、中、下三根之別,悉皆得道。
根據《菩薩處胎經》,龍華三會所度之眾分別為:
         初會:戒眾九十六億,凡有出家僧眾能持戒者,當先度之。
         二會:度眾九十四億,雖未出家,但已皈依三寶,且能依戒奉持,恭敬供養者,皆當得度。

         三會:度眾九十二億,雖未持戒,而能敬香禮佛,乃至一念稱名,少分供養,生正信者,亦皆度之。
        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稀有殊勝如下:
        一、兜率淨土距離娑婆世界很近,同樣在欲界,修行比較容易,只要皈依三寶,清淨持戒,如法布施,再加上發願往生,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,就能往生兜率淨土,不必像極樂淨土,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的程度,始得往生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往生彌勒淨土,不一定要發菩提心、出離心,發增上心的人天善根,也能隨願往生,三根普被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往生兜率淨土者,可以面見彌勒菩薩,聽他說法而得不退轉,見佛聞法的速度比極樂淨土快速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求生兜率淨土,並不是去享受兜率天的欲樂,而是去親近彌勒菩薩,等到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時,參與龍華三會說法的盛會,見佛聞法,斷除煩惱,解脫生死,這才不辜負彌勒菩薩在欲界天建立淨土的悲願。
      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也說到︰「若命終時,即得往生彌勒內宮,覩白毫相,超越生死。龍華三會當得解脫,十方淨土,隨意往生,見佛聞法,入正定聚,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又云:「如是人等,命終必生知足天宮奉覲彌勒,證不退位。龍華初會得聞正法,受菩提記,速成佛道。若欲願生十方佛土,隨其所願,而得往生。見佛聞法,究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更云:「上生覩史天宮,得見汝身(彌勒),無邊福智之所莊嚴。超越生死,證不退轉,於當來世,大寶龍華菩提樹下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此為佛陀再再的保證,生於彌勒前者定得『不退』。
        至於慈宗弟子將來的「果位」如何?

       在《大成佛經》中提到,赴龍華三會者皆得證「阿羅漢」果。而彌勒佛住世六萬歲中教化眾生令得法眼,也就是說將來生於彌勒佛世最少能證得『初地歡喜地菩薩』的果位。更何況將來還能值遇賢劫千佛、星宿劫千佛,乃至盡未來際一切如恆河等諸佛如來。

       戒嚴時期,齋堂逐漸轉化為佛教佛堂,改由出家僧侶主持,原有的菜公、菜姑多剃度出家。
      大溪齋明寺是一座具一百六十年的著名古剎,創見於前清道光年間(約1840). 期間歷經六代住持的經營,在法統上承襲普陀山,龍華齋教,鼓山曹洞宗,日本曹洞宗等不同的宗門,反映了台灣傳統佛教發展史上的特殊風貌. 如今第六代住持會觀師(江張仁居士)已將齋明寺獻給聖嚴老和尚,代表著齋明寺在弘法利生的前景上,將步入另一個高峰. 齋明寺的建築物佈局典雅,大殿呈現了閩南式的莊重古樸,期裝飾手法,和棟樑架構,具極高的藝術價值,已被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. 茲值聖嚴老和尚七十大壽,本文特從齋明寺不同的傳承宗風系譜上,來討論台灣佛教演變的史蹟. 文中要目為:前言,齋明寺的創見緣起,普陀山的傳承,龍華齋教的繼統,鼓山曹洞宗的法脈,齋明寺的時代等等

      源於明朝中葉羅夢鴻所創羅教的台灣齋教龍華派,所使用的《龍華科儀》,有關羅祖的生平雖帶有神話色彩,但是某些內容仍不失為探討當時社會環境的資料,包括其自況的禪宗傳承,都可藉以追蹤晚明禪宗叢林衰落之下,給予羅教很大的發展之機,並對佛教的傳播產生極大威脅。

    《龍華科儀》中到處充滿了禪語,其根據當不脫《五部六冊》,而《五部六冊》廣泛吸取六祖壇經、禪宗各家語錄、公案至為明顯。

     齋教隨漢人移民傳播來臺,然清廷壓制民間祕密宗教傳播,齋教各派亦在禁止之列。因而清代台灣齋教皆由教友私下宣教,形式較為隱微神祕,因此保持較完整的宗教儀式、教派組織等,原鄉色彩濃厚。

     乾隆年間,福建一地曾有老官齋教教徒起事,清廷大肆鎮壓,掃蕩齋堂。依文獻記載,諸羅縣亦有羅教齋堂被禁。因而台灣當地齋堂,都在此事件以後。道光年間以後,齋教傳佈愈盛。

    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對台灣宗教的態度,可劃分三個時期。

    初期,大正三年(1914年)以前,採取比較放任的態度;齋教組織、傳教方式仍延續清朝舊慣,保留祕密特質。齋教得以廣泛宣教,新立許多齋堂,又以龍華派、先天派最盛。齋教各派於台南地區合組「齋心社」,聯合各處齋堂,不過加入齋堂數量仍然有限。

     中期 1915年至1930年,以「西來庵事件」為分界。余清芳、羅俊等人長期出入全台灣各地齋堂,以修築廟 宇為名募款,充作抗日經費。藉由宗教信仰招納群眾,發動抗日,1915年6月,高舉「大明慈悲國」的名號起義,當年八月,遭日本當局鎮壓殲滅,死傷慘烈。當時島內報導,皆認為是齋教勢力所發起。

     台灣齋教組織為求自保,避免日本當局壓迫,於1920年成立「臺灣佛教龍華會」,強調齋教三派皆根源於佛教,切割與中國大陸發源地本山的關係,願意在日本統治下,納入日本佛教信仰體系,革除舊習,建立所謂「純粹宗風」。齋教逐漸「空門化」,原本屬於世俗帶髮修行的齊教教士:菜公、菜姑,逐漸出家,成為日式佛教僧侶。
     台灣佛教龍華會, 由斗南龍虎堂主沈國珍[沈平山的祖父]主持, 在嘉義建立「天龍堂」總部,成立初期,迅速於各地成立二十二個支部,邀請日本僧人擔任顧問。各地齋堂並納入日本佛教曹洞宗、臨濟宗管理,成為聯絡寺廟。然而台灣總督府當局,並不許齋教齋堂成為日本佛教的分院。
   末期: 1936年至1937年間,日本全面攻擊中國,在台灣島內推動皇民化運動,進行「寺廟整理運動」,欲將台灣與中國劃清,快速日本化,全面壓制台灣本地傳統宗教,燒毀神像,廢止道教廟宇,齋教亦受波及。
   二次大戰結束後,大陸僧侶逐漸來臺宣教, 齋堂逐漸轉化為佛教佛堂,改由出家僧侶主持,原有的菜公、菜姑多剃度出家。

沒有留言: